【非常家庭】4個子女讀明道小學做足19年家長 從不上補習班升讀Band1中學
發布時間: 2022/09/21 11:14
最後更新: 2022/09/26 11:05
沒有最好的學校,只有最適合子女的學校,這是林家的寫照。林家4個子女都在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成長畢業,林生林太不知不覺間在明道小學做了19年家長,學校見證了林家4名子女成長升入Band1中學,林家也見證了學校19年來與時並進的變遷,再次印證教育從來都要家校合作。
林家與明道小學在19年前開始結緣,林太回想長子在2003年小一派位結果未如預期,經幼稚園校長的推介,於是到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叩門。林先生坦言,當時並不認識這所小學,只見校園新簇簇且偌大,覺得一試無妨,便讓大兒子入讀。
大兒首次中文考試只有33分
林先生兩夫婦便抱著邊讀邊試的心態開始了與明道小學的廿載情。然而,大兒子的第一次中文考試成績只有33分,反而觸發他倆讓兒子留在明道小學的決心。
大兒子畢業於國際幼稚園,英文明顯比中文好,第一次考試英文科取得100分,但中文科只有33分,但老師致電給我,著我不要罵兒子,俾機會他慢慢追吧,我們頓時感受到老師是會關顧家人的感受。到學期末,大兒子的中文考試追到70分。此外,現任范校長是當時的英文科老師,她自編教材去配合學生的實際需要。我們感受到老師是用心教學。
最新影片推介:
最重要的是,大兒子小四時數學科成績一般,但經過老師的鼓勵後信心重建起來,並啟發了他對數學的興趣,以致就讀中學時愛上化學,成為理科生。
老師是發掘學生潛質的伯樂
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校長范婉君指出,2000年校舍由坑口遷至調景嶺,面對新環境,需要讓家長認識學校,當時的創校校長和老師們以關愛對待學生。
范校長認為,每位小孩子都具潛質,老師是發掘其潛質的伯樂之一,在過程中需要愛心和耐性。此外,家長與校方的溝通亦很重要,校方願意聆聽家長的聲音,雙方達致有效的溝通。陳副校長稱,林先生夫婦很開通,很願意與校方溝通:
其實,家長與學校有效的溝通,對子女的成長過程很重要,能夠幫助子女成長。
林家距離學校有相當的距離,而且區內有很多小學選擇,但林生林太不作考慮,毫不猶豫將3個子女報讀明道小學,皆因關愛對學生來說最重要。
大家都向著同一個方向,我的4個孩子各有不同性格,校方不會倒模地教導他們,會有耐心地照顧著他們的不同需要。事實上,香港各間小學的課程內容大同小異,所以老師關愛學生才是最重要,不能只顧推動學生讀書,不能看學業甚於學生的情緒。
4位子女均升讀Band1中學
除了老師之外,林太亦欣賞明道小學的硬件亦能追上時代的需求。三兒子就讀時,明道小學已增設STEM課程、課室亦轉用電子黑板,為了提升STEM課程的質素,老師在課餘時間去學習編程。林太更笑言:「想生第5個小孩,因為想繼續做明道小學的家長,反正我都好像是個全職孕婦。」
范校長解釋,要為學生的未來建立技能,例如STEM課程和相關的課外活動,長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品德,盼望學生懂得與人溝通、具正向思維,並懂得愛人。
林家四位子女小學畢業後均升讀Band1的中學,現時,大兒子和二女已分別入讀中文大學和城市大學。而細女去年就讀小六時,明道小學設有升中面試班,老師會與模擬升中面試及提供改善建議。
林家一門四杰都入讀Band1的中學,但林先生從不讓他們上補習班,願可他們把時間用在參加課外活動。「小朋友的發展不單只是知識的吸收,群體生活和關愛也很重要,否則長大後不懂得關愛別人。」林先生解釋。
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要這麼近那麼遠
除了子女的成長之外,林先生對親子關係也滿有心得,「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要『這麼近那麼遠』,要俾空間子女,但又不能夠不理他們,這是一門藝術。」
有見及此,林先生相信沒有課外活動,反而會影響子女的心智發展,在人生的技能中,讀書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,全人發展不僅是學業,體藝也很重要。所以四位子女都各有所長,他們就讀小學已學習跆拳道,二女學習小提琴、獨木舟,四女學習畫畫及芭蕾舞。
目前,明道小學提供超過60種課外活動,語文、運動、音樂、視藝、STEM、制服團體活動等。未來下站是各個科目的規劃更緊密,冀能互連互通,提供正向教育,期望學生的生命更具韌力。
縱使過去兩年有老師退休或移民,但基本上,明道小學的老師團隊尚算穩定,有利建立共同價值。目前有6位舊生回母校任職教師或教育助理,「他們普遍認為當年就讀時感受到學校的關愛氛圍,畢業後與老師維持朋友關係,冀能把這份關愛傳承下去。」范校長稱。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bit.ly/34FTtW9
TOPick推出「Band1學堂」,更多教育升學資訊︰https://bit.ly/3a6HT6T
記者︰殷鳳萍